(资料图片)
六盘水市政务服务中心聚焦政务服务更简、更快、更实三个目标,加大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力度,着力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2+2’模式”“跨省通办”三项改革,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便利化、规范化,擦亮叫响“贵人服务”品牌,构建更为优质、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推进群众办事更简
着力推进系统融通。按照“依托贵州政务服务网,全面打通自建业务系统”的要求,制定公积金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审批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融通计划,全面梳理对接需求清单,于2022年 5 月率先在全省将市级自建公积金管理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六盘水站点融通,2022年 7月完成工程项目审批系统与贵州政务服务网融通,市县两级“全程网办”率均超过70%,进一步提升全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基本实现了“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网络协同办”的目标。
大力推进数据共享。探索推进“政务服务+媒体”模式,推进六盘水老百姓关心的交通出行、医疗卫生、婚姻生育、公安户籍、住房置业、教育升学、工作就业、退休养老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整合在“视听凉都 APP”上查询、办理,推进“政务服务+媒体”深度融合,拓展了政务服务供给渠道。探索“政务服务+金融”模式,打造六盘水“半小时”政务服务圈提升城市便民服务质效。
目前,建设17个覆盖各市(特区、区)中心城区的政银合作网点,同时满足乡镇(村居)群众的高频办事需求,与建行六盘水市分行通过设立裕农通服务点,打造村口银行,支持医保缴费、存取款、转账缴费、话费充值等乡镇乡村群众高频需求功能,目前已建立乡镇(村居)服务点1024个。中心城区政银合作网点可查询办理共计9个单位的13项办理类、100项查询类、13项查询、打印类,共计126项政务事项。
深化“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推进群众办事更快
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以“自然人+法人、咨询+投诉”的“2+2”形式设置窗口,科学规划办事区域、规范事务管理,打造职业化辅助团队,形成部门间数据通、系统通、业务通的政务服务协同联动机制,实现“咨询解答—事前辅导—分类审批—评价投诉”闭环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市级政务大厅梳理自然人服务事项705项,法人服务事项1019项,设置公安、医保/社保、公积金、不动产综合窗口11个,综合受理窗口4个。通过改革,全市前台综合窗口席位数从453 个压缩至207 个,减少 54.3%;全市大厅进驻人员从 700 人减少至 642 人,前台受理窗口人员由 457 人减少至 392 人;市县两级进驻政务服务事项分类综合受理比例达 100%,达到对内减员增效、对外便捷高效的改革效果。
深化“跨省通办”改革,推进群众办事更实
与全省同步大力推进西南地区和泛珠三角区域“跨省通办”工作,依托“全省通办、一次办成”改革基础,创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作模式,有效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来回跑”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目前全市设立“跨省通办”窗口24个,并与辽宁省大连市、浙江省绍兴市、广东省中山市、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曲靖市等地共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39个,覆盖40余个市县城市,按照“有件必商,来件必办,寄递跑路,通信辅助”的方式办理“跨省通办”事项,拓展“异地代收代办”、优化“多地联办”,实现666个事项“跨省通办”。
2022年12月26日,与广东省中山市共同制定印发《中山市与六盘水市协同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试点工作方案》,双方主要领导挂帅专班推进,建立台帐项目化落实等措施有序推进粤黔政务服务事项全域“跨省通办”试点工作。(作者:刘琛)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